
为什么秋天越来越短?以及,怎样过冬最省钱?
10月中旬以来,全国多地进入了“速冻”模式,衣服和被褥还没来得及换,就“一夜入冬”。据中国天气网报道,10月23日 – 25日,北方大部最低气温都仅有个位数;江南、两广、云贵川最低气温也降到十几度;青藏高原、内蒙古、甘肃、东北大部早已零下,还有的地方飘起了雪花。好多人惊呼:今年的秋天去哪儿了?
然而,根据历史气象观察与研究,在气候变化的作用下,“秋天缩短”在数年前就早已开始;而“拉尼娜现象”又让今年的短秋格外明显。气候变化还加剧了我们的医疗与日常开销。在极端天气影响越来越明显、且经济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普通人怎样能既省钱又健康、温暖地过冬呢?
“速冻”模式
- 未来两周天气预测
- 拉尼娜现象
缩短的秋季
- 大数据告诉你这些地方秋天越来越短了
- 气温突变对我国四季开始日期的影响
怎样健康、温暖、省钱地过冬?
- 全国流感监测情况
- 极端气温对于我国城市居民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
- 冬天保暖5招省钱
“速冻”模式
1. 未来两周天气预测
信源:中国天气网、国家气候中心

根据中国天气网10月26日签发的中期天气预报,10月26日-11月4日,预计华南江南中东部气温转为偏低,青藏高原东部有持续雨雪天气。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大部、江淮、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及贵州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新疆、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大部及云南西部等地气温偏高1~3℃。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10月13日发布的2025年第65期《气候预测公报》,预计11月,东北地区北部、西南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2℃;东北地区东北部、西南地区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降水明显偏多2-5成。
信源链接
相关信源
- 中国天气网《全国加被子地图》:http://news.weather.com.cn/2025/10/4375716.shtml
- 中国天气网《2025全国赏秋地图》:https://news.weather.com.cn/2025/09/4346477.shtml
2. 拉尼娜现象
信源:世界气象组织

据气象专家分析,虽然今年多地进入“速冻”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今年就是寒冬,这很可能是拉尼娜现象的作用。
拉尼娜现象(西班牙语:La Niña)是指与厄尔尼诺现象(西班牙语:El Niño)相反的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面温度的阶段性大尺度降温,并伴有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包括风、气压和降雨型态变化。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拉尼娜和尔尼诺现象(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都是在人为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正在导致全球温度上升、极端天气加剧并影响着季节性降雨和温度模态。
世界气象组织早在9月2日就发布预测,预计拉尼娜现象可能从9月起回归并影响天气和气候型态;10至12月,出现拉尼娜条件的可能性增加至约60%。但尽管拉尼娜现象有暂时降温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仍有望高于平均水平。
信源链接:https://wmo.int/zh-hans/news/media-centre/laninaxianxiangkenenghuiguidanqiwenkenenggaoyupingjunzhi
缩短的秋季
1. 我国多个城市秋季缩短
信源:中国天气网

早在2021年9月,中国天气网就曾发布数据新闻,通过盘点气象大数据发现,1991年至2021年,我国多地的秋季都在推迟,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明显。对比1991年至2020年逐十年的平均入秋日期,郑州、宁波、深圳等地的秋季推迟幅度最大,超过10天;南京、合肥、杭州、南昌、厦门、福州、青岛、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城市的秋季也比之前晚了5天至9天。

秋天不仅来得晚了,长度也在逐步缩短。中国天气网整理了近三十年的气象数据发现,1991年以来,长沙、宁波、杭州、上海、郑州、银川等地秋季明显“缩水”。幅度较大的宁波,从20世纪90年代至2020年,秋季缩短12天;银川、杭州、长沙也短了7至9天。
信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cmfH6j56EXF29kwmOMwAA
2. 气温突变对我国四季开始日期的影响
信源:《气象》

在对秋季长短的报道中,多家媒体引用了一篇十多年前的论文《气温突变对我国四季开始日期的影响》。这篇论文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浙江省气候中心的六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于2010年发布于期刊《气象》上。
学者们利用我国599个站1961至2007年逐日温度资料,分析了近47年来我国四季开始日期多时空尺度的变化特征,得到了三个明显的结论:
- 从全国平均来看,20世纪90年代开始春季、夏季偏早,秋季偏晚,冬季则在21世纪初偏晚,这种变化均在增温明显的21世纪初表现最为明显。
- 全国平均四季开始日期均存在20年左右的周期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末表现出明显的春季、夏季提前,秋季、冬季推迟的趋势,这很好地对应了我国从80年代开始表现出的明显的变暖趋势。
- 21世纪初,2005 – 2007年东北的夏季偏迟;2004 – 2007年西北的冬季偏早及华南的春季偏迟;2003 – 2007年高原地区也有春季偏迟的现象,但结合其他季节的变化,这些地区四季开始日期的变化特征与温度的变化仍有较好的对应。
信源链接:http://qxqk.nmc.cn/html/2010/11/20101105.html
怎样健康、温暖、省钱地过冬?
1. 全国流感监测情况(2025年第42周)
信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

10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第42周)》。监测数据显示,10月13日至19日,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低水平,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全国共报告49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在南方省份检测到 663 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有 32 份为A(H1N1)pdm09,593份为 A(H3N2),38 份为 B(Victoria)。
10月20日,央视国家应急广播就中疾控监测数据,采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他指出,今年日本10月份就进入流感季,比往年要早了一个多月。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明显增加。所以很多专家也认为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更早一些,另外感染人数会更多。
从毒株类型上来说,今年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大众对H3N2毒株免疫力相较于去年流行的H1N1要低一些,因此需引起重视。
央视报道建议,为达到良好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 – 11月。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
信源链接
- 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49/202510/t20251023_313092.html
- 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49/202510/P020251023576604720249.pdf
-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8936148875577675684&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copy_url&track_id=a21b9507-bc17-4a1d-8549-7f444641f7fe
2. 极端气温对于我国城市居民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
信源:刘昊灵、王思

很多人发现,天气变冷,打车的需求增多了;空调、暖气费用迅速攀升;连羽绒服也越来越贵;冬天还容易生病,更是增加了医疗开支。
湖南大学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的两位学者刘昊灵、王思于2021年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上发表论文,研究极端气温对我国城市居民医疗支出的影响。
两位学者使用我国辽宁、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八个省份及北京、重庆两个直辖市部分地级市 1993 至 2015 年的逐日气温数据和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问卷中的个人医疗支出等数据,经分析发现:
居民遭受的极端天气每增加一天,其个人医疗支出将增加 1.9%;居民遭受的低温天气每增加一天,也会对居民个人医疗支出造成正向影响。
信源链接:https://www.sinoss.net/uploadfile/2021/0512/20210512022418619.pdf
3. 冬天保暖5招省钱
信源:hello医师

中国台湾的医疗健康资讯网站hello医师2024年11月发布了一篇文章,教大众冬天省钱又保暖的5个妙招:
- 穿多层衣物保暖,贴身穿吸湿排汗的衣物最御寒 —— 身体越是干爽,所能保留的热能就越多,也就会越感觉到温暖。
- 注意保暖头、胸部、颈部、手脚、耳朵等部位;在鞋里放保暖的鞋垫,在家里也穿着袜子。
- 封住家里的风口,避免冷空气钻入屋内,留意门缝、窗口等。
- 聪明地使用取暖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在暖气周围不堆放杂物、适当加湿避免房间干燥;使用节能设备,关闭不必要的暖气。
- 在家烹饪多运动,不建议喝酒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