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从公开信息中收集竞争对手情报?
收集竞争对手的动态——这是我们在开源情报服务领域中最常遇见的客户需求与场景之一。客户们通常可以很轻松地列出什么是“竞争对手动态”:比如对手新发布的产品、技术进展、新推出的营销动作、达成的新合作、签约等。
我认为,关注这些动态无可厚非,也是最基础、必要的一步。但如果想要真正将公开信息中的这些动态,提炼为有战略价值的“竞争对手情报”,可能还需要更深一步的思考:什么是竞争?什么是自己的竞争优势?
什么是竞争?
我之所以意识到这两个问题,是源于最近阅读的一本书,《读懂迈克尔·波特:竞争与战略的核心指南》(Understanding Michael Porter: The Essential Guide to Competition and Strategy)。

迈克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企业经营策略和竞争力研究权威。他26岁就成为了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是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最著名的学术贡献“五力分析”(Five Forces Analysis),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企业管理者、战略分析师与政策制定者。而早在1979年,也就是他首次提出五力模型时,他就已经看穿了如今危害各行各业的“内卷式竞争”的本质。

波特关于竞争最核心的论述是:
“无论是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创造独特价值的能力——追求独特(unique),而非追求最强(best)。竞争的核心,是创造价值,而不是击败对手。”
为什么不应该追求“最强(best)”?因为企业一旦将目标设定为“做到最强”,就意味着必须把所有同行能做到的事情都做一遍,而且每一项都要做得更好。结果是,产业中的所有玩家开始相互模仿:你今天推出新功能 A,我明天就推出 A+;你加强服务流程,我就再砸资源优化一个版本。每家企业都在加码服务与功能,很快就超出市场真正的需求,最终客户只看价格,产品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就像我们最近看到的“红黄蓝”外卖平台补贴大战:这些平台提供的服务真的有本质差异吗?可能真正能打动用户的,只有补贴力度。但大家都知道,这种竞争方式不可持续,最终可能谁都赢不了,客户也未必受益,甚至在未来某一阶段要为“不需要的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其实正是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内卷式竞争”的危害——“产能过剩→无序低价竞争→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
波特因此强调:竞争的本质,是为特定客户创造独特价值,而不是去模仿并追赶竞争对手。
什么是竞争优势?
既然“竞争”不是关于打败对手,那对于企业来说,竞争到底意味着什么?波特的回答是:挣得比别人更多的利润。
换句话说,竞争优势指的是——你比同行获得更高利润的能力。
这就引出了波特最具代表性的分析工具——五力分析模型(Five Forces Framework)。
这个分析模型源于一个简单的公式:
利润 = 价格 – 成本
波特主张,在一个产业或行业中,有五种力量影响着一个企业的价格与成本:
-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
- 买方的议价能力(客户)
-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替代品的威胁(例如:报税软件是人工会计的替代品,反之亦然)
- 新入者的威胁
波特用以下这个图形象地展示了这五种力量如何影响价格与成本:

五力模型对收集竞争对手情报的启示
我们平时说到“收集竞争对手情报”,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现有竞争者”身上,关注他们推出了什么新产品、是否在投放广告、有没有大的营销动作。这些信息当然重要,但现有竞争者只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五股力量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对手的动作如何影响整个行业的价格与成本结构,而不是盯着“功能模仿”和“动作更新”本身。
从这个角度出发,五力模型不仅是一个战略分析工具,也可以成为我们构建企业“信息收集框架”的底层逻辑。
我在另一篇文章《我做记者时使用的信息收集法,现在企业客户也在用》中,重点介绍了“信息收集框架”这个概念。
“信息收集框架,是一种将信息需求转化为结构化、可执行计划的思维方式,帮助个人或团队明确目标、识别重点、聚焦自身需求,将抽象的想法转化为可操作的任务。信息收集框架可以以一个简单的表格形式来呈现,根据实际的业务,将信息需求拆解为若干板块和层级,并围绕每个板块,明确核心信息要素,以及能够回答这些要素的优质信源。通过这一过程,信息收集的目标、重点与路径变得清晰可见,原本抽象的需求被转化为一套可操作、可执行、可迭代的方案。”
我们可以把这套逻辑运用到竞争对手情报中:以五力模型为主干,针对每一股力量,拆解我们需要关注的信息要素与信源来源。以下是一个示意性框架:

通过这样的结构化思维,我们就能避免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现有的对手”,并且跳出“功能更新”与“表面动作”,而是更加全面地扫描可能影响自身竞争优势的所有关键因素,形成更系统与客观的决策。
真正有价值的竞争情报,不是用来模仿竞争对手,而是用来判断和选择:我该关注哪些变化、规避哪些威胁、抓住哪些机会。通过一个结构化的信息收集框架,我们不仅能看清竞争环境,更能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