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行员的“心药”在哪里?
7月2日,长春市公安局二道区分局通报了一起刑事案件:7月1日,南航吉林分公司员工李某某因工作纠纷,持刀扎伤两名同事后跳楼身亡。据财新7月3日报道,案件中的李某某(男,31岁)为南航吉林分公司的一名机长,被扎伤的同事之一黄某(男,52岁)为南航吉林分公司工会领导。
据财新了解,通报中的“工作纠纷”源于南航吉林分公司与李某某在其飞行员技术排查结果上存在分歧。“技术排查”是指民航局出于安全考虑对民航飞行员进行的资质考核。
目前有关该案件可核实的公开信息非常少,南航也还未对此案件做出回复,但任何有可能影响到航空安全的因素总会触动公众敏感的神经——民航班机虽然事故率极低,但一旦发生事故,其惨烈程度之高、生还率之低,让人“谈机色变”。
这一期,我们从多个角度搜寻历史信源,试图了解“飞行员心理健康与航司管理”这一复杂的问题——请注意,我们搜集的所有信源并不能直接解释此次南航的事件,只是提供多种思考问题的视角。
飞行员面临的多种压力源
- 个性与应激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航司的经营管理如何影响飞行员
- 东航89名飞行学员被停飞:当航空业开始降本增效
- 航空公司的不稳定性与飞行员的压力症状存在关联
飞行员“心理健康”:两难问题
- 飞行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指南
- 基于“雨中人”绘画测验的民航飞行员的压力及应对效果分析
- 了解飞行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一项针对美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的定性研究
飞行员面临的多种压力源
1. 个性与应激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信源:人类工效学期刊

2007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的三位学者,在期刊《人类功效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影响飞行安全的“人的因素”——包括飞行员个性特点、飞行员面临的应激源、他们应对应激的策略、危险飞行员的特征以及航医在预防飞行事故中所起的作用等,讨论如何在酿成飞行事故之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
文章开篇提到,人的因素造成的飞行事故比例高达50% – 80%,尽管航空技术不断进步,但对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率作用有限。
论文提到,飞行员面临多种固有的应激源,如:不熟悉的路线、需要听取说明或指示、天气状况、宇宙射线、气流、噪声、眩光、鸟碰撞以及营养不均衡的饮食等。另外,预料外的时间表、不规律的工作与睡眠周期、被打断的周末或假期使飞行员不能很好地参与家庭或社会活动。还有,航空公司的不稳定性也会造成飞行员更频繁的应激症状,比如对未来的无望、愤怒、悲观、不满、拖延等(我们会在下个板块的第二条信源里详细介绍)。
信源链接:http://enginpsych.psych.ac.cn/upload/20130410002410586740841.pdf
航司的经营管理与飞行员的关系
1. 东航89名飞行学员被停飞:当航空业开始降本增效
信源: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航空公司究竟如何考核飞行员,鲜为外界所知。2025年2月10日,《三联生活周刊》在其公众号发表文章《东航89名飞行学员被停飞:当航空业开始降本增效》,报道了2024年末,东航新增飞行员考核标准,导致东航委托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培养的至少89名飞行学员被停飞。而标准变动的背后,是疫情以来航空业震荡,飞行员冗余和积压的现状。
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2013至2018年,民航处于发展上升期,这也是民航飞行员大量扩招的时期。但突然到来的疫情使航班量面临腰斩式的下跌,导致航空公司进入严重亏损状态,学员和副驾驶人员也处于积压状态。机长名额少而副驾驶多,考核标准自然就提高了。即使能顺利进入航司工作,飞行员面临的考核压力和停飞威胁也比以往更重,晋升也变得更加缓慢。
报道关注了年轻飞行员群体的心理状态:有的学员培训费用由公费转为自费;有的长期等待、无机可飞;还有人离开飞机后没有其他所长,无法成功职业转型,让不少人陷入迷茫、焦虑。
信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VQUC2wXdIvyN4paJMCkfw
2. 航空公司的不稳定性与飞行员的压力症状存在关联
信源:《航空、航天与环境医学》(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期刊

1990年,美国学者在期刊《航空、航天与环境医学》(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上发表论文,探讨航空公司的经营与飞行员压力的相关性。
研究对三组随机选取的商业航空公司飞行员进行了压力症状问卷调查:一组由212名飞行员组成,这些飞行员供职于一家具有企业不稳定历史的航空公司;另外两组,共计220名飞行员,供职于两家具有企业稳定历史的航空公司。
该研究对“企业不稳定”的定义标准包括:调查前12个月内是否发生过航空公司的出售、合并或收购;前两个盈利周期内的净盈亏情况;以及员工在过去与管理层签订的合同中是否做出过工资或工作规则上的让步。也就是说,不稳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公司遭受重大财务亏损、动荡和劳资冲突之后,继而又要承受航空公司被出售的情况。
结果显示,供职于企业不稳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报告的压力和抑郁症状,显著多于供职于企业稳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并且症状累积程度也更高。症状包括:对未来感到绝望、易怒、难以集中注意力、感觉像一个即将爆炸的压力锅、在情感情境中感到麻木、拖延、普遍不满意、容易哭泣,以及悲观的态度。
信源链接:https://asma.kglmeridian.com
“飞行员心理健康”:两难问题
近年来,“飞行员心理健康”这一问题在世界范围都非常受关注。在“飞行安全大于天”的高要求下,飞行员自然被要求保持高水平的心理健康。但问题是,当一个人越被要求保持心理健康,这个目的恰恰就越难以实现;而且,飞行员一旦被发现“心里不健康”,面临的很有可能就是停飞、失业。
1.飞行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指南
信源: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2024 年 9 月 14 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了《飞行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指南》,提出飞行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策略应围绕降低职业心理风险、促进群体心理健康,以及为存在心理压力的飞行员提供保障和专业服务等方面展开。具体策略包括:
(1)重视招飞学生心理素养和飞行职业的匹配度
(2)建立一线飞行员参与制定及评价相关工作政策的机制
(3)加强飞行领导干部与飞行员的沟通
(4)加强和疲劳管理部门的合作
(5)促进飞行员之间的社交,建设同伴支持网络
(6)提升管理干部的心理健康意识
(7)加强飞行员群体的心理健康宣传
(8)提供专业干预及支持
(9)制定相关政策保障
对于第(2)条,文件提出,“合格证持有人应设立专门的沟通渠道,鼓励飞行员对影响他们的规定、政策、奖惩制度提出意见。沟通渠道的建立可以通过创建专门的平台、论坛或研讨会、建议箱等;建立代表小组,选举或指派飞行员代表,以一定的频率和飞行领导干部会面,让飞行员直接参与到政策草案的讨论中。及时向飞行员反馈关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使飞行员能够清晰地了解其意见如何被考虑和实施,进而增强群体的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意识。”
信源链接:https://www.caac.gov.cn/XXGK/XXGK/GFXWJ/202410/P020241010626752296676.pdf
相关信源
《南航飞行员全职业生涯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广东省总工会,2024年8月13日:https://www.gdftu.org.cn/ztzl/zgxlfd/yxal/content/post_1255972.html
2. 基于“雨中人”绘画测验的民航飞行员的压力及应对效果分析
信源:陶雨婧,中国民航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2024年12月,中国民航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者陶雨婧在国际开源学术期刊平台汉斯发表论文,让受访的飞行员绘画“雨中人”,评估个体面临的压力水平。
作者认为,这种调查方法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绘画这一非言语的表达方式,绕过参与者的防御机制,从而更真实、更直观地捕捉到他们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
研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面向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天津航空公司等三家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航空公司的107名飞行员(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9.4 ± 1.73岁,平均工作年限7 ± 2.03岁)。
在分析了93幅有效的绘画作品后,研究者发现:画作中常常描绘了大量雨水和闪电暴雨的场景,这可能反映了飞行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较大,他们的情绪体验更为敏感,内心矛盾和冲突也更为频繁;其次,这些作品中多数描绘的是单独的人物,很少有作品展现“雨中人”场景中的其他人物关系,这可能与飞行员均为成年男性有关,面对压力时他们更倾向于采取自我解压的方;第三,尽管是相同的雨景,不同的飞行员展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这表明即使面对相同的压力源,他们或是积极应对或是选择消极回避;最后,画作中出现了雷电、冰雹、乌云、魔鬼等元素,这可能是因为飞行员在感受到较大压力时会产生负面和消极的情绪,通过这些元素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冲突和烦闷。
研究认为,民航飞行员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但他们应对压力的资源和效果并不理想。过高的工作压力和不恰当的应对策略是导致飞行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
信源链接: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03122
3. 了解飞行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一项针对美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的定性研究
信源:《医学科学杂志》(Cureus)

在世界范围内,“飞行员心理健康”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024年8月,四位美国学者在《医学科学杂志》(Cureus)上发表研究,通过对美国五家大型商业航空公司的21名飞行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身边可利用的自助资源,以及不报告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研究发现,飞行员们既不报告心理健康的有关问题,也不信任旨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流程。研究中呈现出三个主题:(1)飞行员出于对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担忧而避免讨论心理健康问题;(2)尽管存在相关资源,但飞行员普遍不信任报告系统的保密性;(3)飞行员普遍认为,一旦报告任何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对其职业生涯造成毁灭性打击。